首页  传媒示范试验中心
传媒示范试验中心简介
发布时间: 2020-07-24 浏览次数: 128

 

自治区传媒示范试验中心简介

一、自治区传媒示范试验中心发展历程

自治区传媒示范试验中心是2012年开始筹建,2015年获得自治区教育厅验收。

自治区传媒实验教学中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

1)创业奠基期(20002008年)

澳门星际xj1277app2000年设立广编专业,并开始招生,这在全国也是较早开办影视教育的院校; 

2)整合提升期(20082011年)

2008年,学院进行教学改革,由过去传播教研室改为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从理念上由过去大一统,向特色化,专业化发展,确立了文理渗透、技艺结合、软硬兼备的建设思路;2009年,实验中心获得日行贷款资助共计450余万元;2011年中央财政支持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平台建设项目400万元资金到位,购置的设备促进了实验中心的全方位的筹备建设。在原有大型电视演播厅的基础上,先后扩充建立了新闻采编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高清摄录编实验室、摄影实验室、译制实验室、化装实验室等。

3)创新发展期(2011年以来)

2011年,传媒实验示范中心获得自治区教育厅验收合格,正式批准为自治区传媒实验示范中心。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2014年学院拟在自治区传媒实验示范中心的基础上,创建数字影像多媒体研究创新实践平台以适应新疆文化建设的需求。传媒实验示范中心现有实验室面积4600M²,在建面积15234 M²,仪器设备总值1100多万元。

二、自治区传媒示范试验中心师资力量:

1、师资力量

自治区传媒实验示范中心现有专业教师61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24人,讲师1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7人,1人拥有博士后经历,9人有出国学习经历。其中,姬彬教授、国盾教授、刘惠彬教授、刘奕教授、厚德教授、孙晓青副教授、段瑞疆副教授、热西丁副教授、木亚塞尔副教授、安铁毅副教授从教前分别来自于中央电视台、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新疆电视台、新疆电影制片厂等一线传媒、文艺团体,具有丰富的传媒界一线的实践经验,他们创作的节目、播出的稿件多次获得国家级以上奖项。其他成员均具有参与传媒策划、制作的实践经验,并通过制作或教学等影响

2、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与功能:

自治区传媒实验示范中心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为研究创新实践平台人才培养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 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主要面向本科教学的、系统完善的、多层次、多方向、与重点学科及品牌专业相匹配的实验分层教学体系。

重视研究与应用相结合,激励创新,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使各学科发展前沿知识充实其中,开设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实验项目。

依据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规律性,强化基础训练,循序渐进,着力创新能力,实现综合培养。整个教学体系的构建线条是:基础知识--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创新设计能力。构建分层次(基础-综合实训-创新)、分学科(专业)、分类型(基础验证型、综合设计型、创新研究型)开放、互动、合作的实验教学体系。

(2)课程教学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基础性实验、综合实训实验、创新研究性实验。

第一层次:基础性实验

本层次实验开设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各专业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方法、各专业常用软件的熟练使用与设计等。

该层次实验的教学对象为全校所有各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实验课程含必修和选修。同时,也可为其它高校、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各类人员进行培训教学。

第二层次:综合实训实验

本层次实验开设的目的是:以课程为基础的综合实验和以专业为基础的实训相结合,着力培养及提高学生综合思维、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的能力。利用广播电视实训平台进行实际工作的训练,这些实训平台配置最新、通用的工具和案例,通过训练能使学生直接适应工作的需要。

该层次实验的教学对象是全校所有各专业的学生。同时,也可为其它高校、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各类人员进行培训教学。

第三层次:创新研究性实验

创新实验基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创新性实验的形式及内容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结合大学生科研项目、竞赛项目、兴趣小组、教师科研项目等形式开展。如将教师科研工作中的实验部分提供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自行调研基础上,写出调研报告,设计研究方案,完成实验项目。该层次实验的教学对象为校内外感兴趣的学生。

3、教学模式

目标:建立立足校内、辐射社会、以学生为主体的全天候、开放式、多层次的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

(1)实验中心对校内外实行教学资源的全面开放,开放内容具体包含实验场所、实验仪器、师资队伍及其它资源。在实验教学体系及教学模式、创新性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与校内外实验室的联系与合作。

(2)实验中心开设的实验课程对校内外所有专业学生实行开放,教学计划外的实验课程或实验项目可与示范中心预约进行。根据预约实验课程的教学对象及教学要求,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3)各专业实验面向全校学生,学生人数及实验项目多,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以网络为实验教学管理平台,学生通过远程访问实验中心网站,实现实验的预约、预习、答疑及实验教学管理。

(4)专业实验室开设的实验课程可实行预约安排,实验中心根据实际学生人数及其专业等综合进行安排实验教学。

(5)创新实验基地依据教师科研立项、学生自拟课题、竞赛项目等采用学生自行申报、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方法,实验中心根据需要选派实验教师进行指导、监督的教学模式。

(6)实验中心还积极加强与其它高校、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的合作与交流,提供各类培训教学,实现资源共享。

4、教材和课件建设

1)教材建设

目标:不断更新实验内容,积极规划建设实验教材,为学生提供优秀的实验指导。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出版实验教材4本以上,并完成配套教学网络资源建设。

根据实验中心建设规划及教学要求,编写各类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写并出版与大纲、实验仪器相符的教材。教材编写的实验项目在保证基础验证型实验的同时,还必须具有一定比例的综合设计型实验;教材的内容既要体现各实验的基础性,又要体现各学科发展的新技术、新方法,还能够体现出实验教师在科研工作中的成果。根据出版的实验教材,编写与教材配套的实验教学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及仿真实验、电子教案等,拍摄相关的教学录像。

2)课件建设

所有实验课程都要制作完整的多媒体或网络课件,内容要新颖,画面、色彩要优美,要多采用动画等技术手段表现动态的实验过程。

5、人员梯队建设目标:

建设一支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教学科研型实验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力争使中级、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及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超过90%。

1)建立健全各项人才选拔、培养、管理、考核及激励机制,使师资队伍建设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

2)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途径,形成实验室建设和实验课程教学的核心力量。

3)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派出去请进来、调研、参观及培训等多种办法,提高实验教师的教学与学术水平,特别是年轻教师的水平。

4)加强与理论课教师的人员相互交流,采取多种措施鼓励理论课教师上实验课,同时要求实验教师加强交流,努力提高实验教师的水平。

5)组建教学、科研团队。建立青年教师培养制度,选拔优秀的中、老年教师担任导师,帮助、指导青年教师,引导尽快进入实验教学和科研的角色。

6)加强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实验技术人员的岗位责任制;邀请有关专家及仪器厂家技术工程师开办短期培训;选派实验技术人员到兄弟院校或仪器设备生产厂家参观学习及培训,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实验技能及业务水平。

6、实验队伍组成

1)实验教学中心设主任1人、副主任1人。80%的实验教师同时是主讲理论课的教师。每门课由1-2位教师承担,每3-5门实验课程配备1名实验技术人员,辅助实验教师进行实验教学与管理。

2)实验教师队伍结构:职称与学历结构合理、学术背景多样、研究领域开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通、核心骨干相对稳定。

3)学缘结构:中心成员目前主要从事电视艺术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分别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戏剧学院、新疆大学、鲁迅艺术学院、东北师范大学等院校,分别来于戏剧表演、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和教育技术学等学科,具有合理的学缘结构,符合本中心文理并重、技艺结合的教学特点与人才培养要求。

7、实验室、实习和实训基地功能

自治区传媒示范试验中心涉及影视教育实验示范各个方向,建设中的数字影像多媒体研究创新实践平台将形成校内外实训相结合的一体化实训教学体系。并与各大传媒单位实现资源共享,项目共建,实行全程工序式和顶岗式的实训方式,以促进学生掌握专业技能。

平台坚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自治区文化建设的宗旨,密切联系中央和新疆各大传媒机构和影视公司,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目前实习基地共计18家。实习基地软件、硬件建设情况良好,管理制度全面,硬件设施精良,每年能安排800名左右学生的毕业生产实习与专业认知实习。在专业的建设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争取每年能满足2000名左右学生进行毕业实习与认知实习。

8、教学与人才培养基础

中心分发挥本学科高水平研究团队、创新平台和高层次研究项目,对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引领与支撑作用,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不断优化育人条件,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提升应用性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依托本学科引领或支撑专业包括广播电视编导、电视摄像与制作、舞台美术、播音主持、影视表演、摄影、化妆、动画,至今已招收本科生3500人,毕业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有力的支援了新疆文化建设。

2014年,建成自治区质量工程项目1项,建成六项院级质量工程项目和一项系级质量工程项目。系级截止2014年共建成实验室11个,本学科拥有《纪录片创作》为院级精品课程,获批质量工程项目8项,获得教学成果奖8项,共出版教材(教学用书)4部,本学科拥有省级教学名师1名,获得国家、自治区作品奖221项。

9、实验室、实践教学条件基础

中心现有实验室面积4600M²,在建面积15234 M²,仪器设备总值1100多万元。

传媒实验示范中心下设:数字影像多媒体研究创新实践平台、广播电视艺术实验平台、摄影摄像示范实验平台。分别承担学科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实验实践任务,其中数字影像多媒体研究创新实践平台主要涉及多媒体影像实验教学。

中心始终坚持把各类实践、科研、创新作为发展的着力点,依托平台与地方传媒单位共建创新载体,搭建新平台,研究课题的选题、加大创新成果、人才培养的规格,主动对接区域需求,使学科建设直接服务于地方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

学院重视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依据《澳门星际xj1277app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先后与新疆电视台、克拉玛依电视台、巴州电视台、松下公司等20余家单位签署了实习基地协作或合作协议,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院充分利用传媒单位人员在实践教学方面的优势,参与指导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实践教材开发以及专业实训实验室建设等工作。传媒单位兼职教师不仅加强了我院实践教学环节师资力量,还有助于促进专职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提高双能型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10中心成果

鼓励创新、鼓励参加竞赛,激发创新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参加比赛是很好的实践方式,一方面在创作中锻炼学生、老师各种能力;另一方面,各高校师生可以面对面交流。我们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校外比赛,并采取了激励措施,如有同学在校外的大赛中获奖,学院给予物质奖励。

2014年我中心师生在第五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中我中心摄影专业阿布都·卡地尔、陈泽涵联合创作的《巴扎边上》获得金奖;其他9部纪录片获得优秀奖;影视戏剧系国盾、周述政、景德军三位教师荣获优秀指导老师奖。

第四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中我中心张自强老师创作的《听风》,范俊士的《陈合成》获得广告宣传类一、二等奖;黄杰敏创作的纪录片《阿鲁》获得三等奖。

在全国大学生艺术节新疆赛区上,广编专业囊括纪录片一、二、三等所有奖项。国盾老师获得9个优秀指导奖;摄影专业学生获得专业组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其名,孙茜老师获得了16个优秀指导奖;由任铠均和孙兴华两位老师组织的化妆专业学生的设计作品也获得了二等奖两个,优秀奖一个。

10中心未来发展

1中心总体建设目标

按照立足新疆,面向中亚,依托行业,服务社会的专业办学定位,确立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依托现有学科优势和产学研合作平台,通过调整专业建设思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将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建设成:专业建设理念领先,人才培养模式先进,产学研结合特色鲜明,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条件优良,能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应用型本科专业。

2、构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决定了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必须以综合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构建新闻传播知识为根本知识、纪录片、电视剧为横向知识、相关学科为延伸知识的基本知识框架。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在根据人才市场和行业岗位群对应用型人才要求,整理适应本专业学生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构建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选修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专业实践课程模块、专业素质拓展模块等组成的课程体系。

3、加强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

数字影像多媒体研究创新实践平台在5年内建设一支由40人组成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其中在职在编30人,外聘10人(主要是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骨干技术人员),高级职称达到30%,教师队伍中博士以上学位达30%。加大双能型教师培养力度,70%的在职在编教师有在传媒单位挂职经历,双能型师资比例达到90%以上。

4、建设示范性产学研合作育人平台建设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中,坚持产学研结合,完善传媒机构合作办学的机制,共建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实习基地,对实现理论与实践并重,院内、院外并举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和进度,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5、力争早日建设成为国家级传媒示范试验中心



版权所有:澳门(中国)星际xj1277app-智库百科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是团结路734号 邮编:830049 新ICP备05001454
Baidu
sogou